心病源于“六大缺失”

文章来源:济南脑科医院 日期: 12-26

  自杀很流行!没有归属感的我们,生活不轻松、不公平、不幸福、不安全……我国每年有28.7万人死于自杀,有200万人自杀未遂。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已超过心脑血管、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,排名中国疾病总负担之首。当心理问题不再是星个案,我们的生活究竟缺失了什么?

 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,各种社会矛盾增加,竞争压力加大,工作节奏加速,以及重大灾害、经济危机的爆发等,使得国民心理疾患和社会问题日益凸现。北京医学会心理学委员会的医师特为本报写来专稿。

  中国心理疾病前三位:抑郁、焦虑和失眠

  心理问题涉及面广泛,从发育的儿童、成长的青年,到空巢老人;从象牙塔内的大学生、工棚里的农民工,到白领、政府官员、企业精英,各阶层的人都面临着各式各样心理问题的困扰。

  北京18岁以上人群中,有60万人曾经或正在患有抑郁障碍。患抑郁症者超过2600万人,其中10%-15%选择自杀。据北京心理危机调查,我国每年有28.7万人死于自杀,有200万人自杀未遂。

 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已超过心脑血管、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,排名中国疾病总负担之首,约占20%。每年约有160万人因心理问题引发社会问题,甚至构成犯罪,社会危害很大。

  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我个人认为主要为“六大缺失”。

  一是轻松感缺失:呈现普遍紧张焦虑状态

 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竞争面前,人们心理放松、宣泄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少,无法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定式和行为模式。据《2008中国职场人士工作现状调查报告》显示,在一项以网络上100万上班族为基础的调查中,61%的人感到压力较大,近2/3的人产生职业倦怠。尤其在警务、医护人员、高层管理者等职业群体中,70%-80%的人都感到压力大;表现为失眠、记忆力衰退、容易产生紧张、焦虑和抑郁。

  二是公平感缺失:呈现群体心理失衡状态

  由于当前各种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,人们在资源占用、机会获取、成果享用等方面出现事实上的不公平,往往在比较中产生相对剥夺感和失衡心理。加之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高,各种不平衡、不公平信息迅速大量地传播给公众,造成很多人的心理失衡。这种情绪积累时间过长,势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矛盾。

  三是安全感缺失:呈现公众信任危机状态

  在社会转型期,几十年来传统的价值观、就业模式、体系等,一下子发生了急剧变化,使得人们对未来的安全预期缺乏、对未知的担忧恐惧、对变化的心理准备不足和对多元化的心理认同不够,易产生焦虑、恐惧、迷茫心理,出现信任、信念和诚信危机。近年来发生的瓮安、石首等地的群体性事件,都有着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社会心理背景。

  四是幸福感缺失:呈现精神空虚迷茫状态

本文章链接地址:http://www.jinanjsb.net/yyz/569.html

友情链接

咨询电话:17051268830

医院地址:济南市历城区二环东路3889号

2007-2019 . All Rights Reserved. 鲁ICP备16020344号-5sitemap.xml sitemap.html